神舟十三号凯旋,将涉及哪些高考考点?七个学科知识点总结来了!

2021年10月16日,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搭载三名航天员开启“超长太空之旅”,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,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,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。那么,对于高中生来说,又有哪些知识点值得关注?

  1. 语文:2022高考热点素材积累-神舟十三号飞船

►►►筋骨句

1.胸怀祖国、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。

2.勇攀高峰、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。

3.淡泊名利、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。

4.集智攻关、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。

5.甘为人梯、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。

►►►高分语言

1.担负使命,承载梦想。

2.遨游浩瀚,逐梦九天。

3.探索未知,延续传奇。

4.星空浩瀚无比,探索永无止境。

5.中国梦连着科技梦,科技梦助推中国梦。

6.科技兴则民族兴,科技强则国家强。

7.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,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。

8.遨游浩瀚,探索未知,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。

►►►高分题目

1.《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》

2.《弘扬科学家精神着力培育时代新人》

3.《自立自强创新超越》

4.《神舟飞天,筑梦天宫》《星空无垠,梦想更远》

5.《勇担创新使命,夯实科技强国建设根基》

►►►热点素材

1.载人航天精神

热爱祖国、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。勇于登攀、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。科学求实、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。同舟共济、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。淡泊名利、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。

高考角度:爱国   奋斗   奉献   团结

2.中国航天“三大精神”

(1)航天传统精神

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、大力协同、无私奉献、严谨务实、勇于攀登

(2)“两弹一星”精神

热爱祖国、无私奉献、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、大力协同、勇于登攀

(3)载人航天精神

特别能吃苦、特别能战斗、特别能攻关、特别能奉献

  1. 英语

►►►航天相关单词

神舟13号载人航天飞船:Shenzhou-13 Manned Spaceship

载人航天:manned space flight

载人航天计划:manned space program

载人飞船:manned spaceship/ spacecraft

航天飞机:space shuttle

宇航员:astronaut

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(CAST):The Chinese Academy of Space Technology

中国航天局 (CNSA):China National Space Administration

发射卫星:launch a satellite

发射台:launch pad

扶梯:ladder

着陆区:landing area

着陆架:landing pad

主着陆场:main landing field=primary landing site

人造卫星:artificial satellite

返回式卫星:recoverable satellite

通信卫星:communication satellite

太阳同步轨道卫星:satellite in Sun-synchronous orbit

遥感卫星:remote sensing satellite

气象卫星:weather satellite=meteorological satellite

多级火箭:multistage rocket

运载火箭:carrier rocket; rocket launcher

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:Long March II F carrier rocket

太空舱:capsule

轨道舱:orbital module

返回舱:re-entry module

推进舱:propelling module

指令舱:command module

服务舱:service module

登月舱:lunar module

发射台:launch pad

近地轨道:low Earth orbit

调整轨道:fine-tune orbit

绕地球飞行:orbit the earth

国际空间站:International Space Station

太阳能电池板:solar panel

月球车:lunar rover

外太空:outer space; deep space

银河系:Milky Way

太空服:space outfits(space suits)

太空食物:space food

  1. 物理

近几年,以我国最新航天科技为命题情境的高考试题一直都有,大胆预测一下【航天科技】将成为2022高考的热点命题情境。航天科技中的热点【万有引力】,更是必不可少!

万有引力与航天相关的知识点总结如下:

►►►(一)三种模型

1.匀速圆周运动模型:

无论是自然天体(如地球、月亮)还是人造天体(如宇宙飞船、人造卫星)都可看成质点,围绕中心天体(视为静止)做匀速圆周运动。

2.双星模型:

将两颗彼此距离较近的恒星称为双星,它们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各自转动的向心力。

3.“天体相遇”模型:两天体相遇,实际上是指两天体相距最近。

►►►(二)两种学说

1.地心说:代表人物是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

2.日心说:代表人物是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

►►►(三)两个定律

1.开普勒定律:

第一定律(又叫椭圆定律):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,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。

第二定律(又叫面积定律):对每一个行星而言,太阳和行星的连线,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相同的面积。

第三定律(又叫周期定律):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R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T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。表达式为:

k只与中心天体质量有关的定值与行星无关 

2.牛顿万有引力定律

1687年在《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》正式提出万有引力定律。

(1)内容: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.两个物体间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,引力的大小跟它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,跟它们之间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.

(2)数学表达式: 

(3)适用条件: 

①适用于两个质点或者两个均匀球体之间的相互作用。(两物体为均匀球体时,r为两球心间的距离)

②当r→0时,物体不可以处理为质点,不能直接用万有引力公式计算。

③认为当r→0时,引力F→∞的说法是错误的。

(4)对定律的理解

①普遍性:任何客观存在的有质量的物体之间都有这种相互作用力。

②相互性: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,而不是平衡力关系。

③宏观性:在通常情况下万有引力非常小,只有在质量巨大的星球间或天体与天体附近的物体间,它的存在才有实际意义。

④特殊性: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只与它们本身的质量、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关.与所在空间的性质无关,与周期及有无其它物体无关。

(5)引力常数G:

①大小:

由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测出

②意义:表示两个质量均为1kg的物体,相距为1米时相互作用力为

  1. 生物

►►►太空细胞——空间站实验展示

细胞在失重环境下生长得好吗?当然好!正如航天员王亚平在课堂上所说,细胞在太空中很神奇,甚至能看到它在跳动。

在太空授课中,航天员叶光富为大家展示了太空中细胞的神奇变化。记者在现场看到,心肌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闪闪发光,还做起了收缩运动。太空授课科普专家组成员、北京交通大学物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副教授陈征解释说,这是微重力环境下活的心肌细胞因为生物电脉冲而产生的明暗闪烁。

实验现象:叶光富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失重条件下细胞的生长发育研究。将细胞放在培养装置里培养,培养装置能维持适当的温度和气体浓度。当细胞培养到一定阶段后,就可以将其拿出来进行观察。将细胞放在显微镜下,用医学样本显微观察记录装置记录细胞的生长情况。将细胞置于有重力或完全失重的情况下,细胞的生长形态会有所差异,通过对比两种环境下细胞的形态等差异,来研究细胞的变化规律和机制等。

原理解读:心肌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会闪闪发光,非常漂亮和神奇。活的心肌细胞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会产生生物电,生物电会激发荧光显微镜中的荧光物质,通过显示屏就可观察到荧光现象。心肌细胞具有自动节律收缩的特性,所以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它们有节律地跳动。

心肌等细胞在微重力的环境下,其功能和基因表征都会出现变化,当回到地面后,基因表征基本又会退回到地面状态,但依然有些基因的表征会发生改变,研究心肌细胞在太空中的生理变化,可以帮助人们涉足更远的太空旅行。

  1. 历史

►►►中国航天史

1958年: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正式组建。

1960年: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首次发射成功,发射第一枚导弹。

1970年:东方红一号,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,成为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。

1975年: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,成为世界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。

1981年:中国成功用一枚火箭发射3颗卫星。

1984年:中国第一颗通信卫星“东方红二号”升空。

1987年:中国返回式卫星为法国搭载试验装置,中国首次尝试打入世界航天市场。

1999年: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“神舟一号”发射成功。

2001年:中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“神舟二号”发射成功。

2002年,“神舟三号”和“神舟四号”相继发射成功。

2003年: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“神舟五号”发射成功,首名宇航员杨利伟,‍‍‍‍‍世界第三个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。

2005年:中国第一艘执行“多人多天”任务的载人飞船“神舟六号”发射成功。

2007年,我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“嫦娥一号”发射成功。

2008年:“神舟六号”发射成功,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。

2010年,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“嫦娥二号”发射成功。

2011年: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“天宫一号”和“神舟八号”相继发射成功。“神舟八号”与天宫一号首次自动交会对接。

2012年:“神舟九号”发射成功,与天宫一号成功手控交会对接,中国成为第三个完整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,首名女航天员刘洋。

2013年:“神舟十号”发射成功,三位航天员在轨飞行15天,首次开展“太空授课”活动。

2016年:“神舟十一号”发射成功,更好地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,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、空间应用新技术、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。

2021年,“神舟十二号”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。

2021年,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搭载三名航天员开启“超长太空之旅”,并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技术,完成了“天神”组合径向交会对接的完美首秀。

2022年4月16日,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披挂着红白色大伞,稳稳降落在东风着陆场,将“出差”太空半年的翟志刚、王亚平、叶光富三名航天员安全送回地面。至此,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实现多个首次,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。

  1. 地理

►►►人造地球卫星

1.中国地处北半球,要把卫星送入近地轨道,运载火箭要朝东南方向发射,这样能利用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部分速度,节约火箭的燃料。

2.纬度越低,发射卫星能利用的地球自转速度(线速度)越大→海南文昌建立第4个卫星发射场。

3.在赤道上空的静止轨道上均匀分布3颗卫星即可实现全球通信(南北极除外)。

  1. 政治

►►►(一)为什么要弘扬载人航天精神?

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;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民族的“魂魄”。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,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。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,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,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,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;来源中考政治;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、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,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,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。

►►►中国航天人取得了不起成绩的原因?

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英明决策;我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、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;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,艰苦奋斗、团结协作;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等等。

►►►如何进一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?

科教兴国战略、人才强国战略,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,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,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;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,坚持自主创新、重点跨越、支撑发展、引领未来的方针,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。

►►►作为学生如何践行中国航天精神?

(1)树立崇高远大理想,立志报效祖国。

(2)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,努力探索,注重实践,养成勤动脑、勤动手的好习惯。

(3)增强创新意识,提高创新能力,做祖国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等。

*备注:该文章属用户投稿。参考资料主要来自国家教育部、各省市考试院、全国大专院校等公开信息。供各位高考志愿规划师或是在进行高考志愿填报的学生和家长参考。如存在错误,欢迎指正,我们会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,尽快修复错误,以确保内容的准确性。
织风志愿 » 神舟十三号凯旋,将涉及哪些高考考点?七个学科知识点总结来了!

发表评论

织风志愿-高考志愿规划师培训-专注AI智能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和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

返回顶部 申请合作